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,促进学术研究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,5月24日,学校举办“文化传统与乡村振兴”学术沙龙,副校长刘德增教授出席并主持学术讨论。
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乔国华、科研处处长魏培海、学报编辑部总编王京宝,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李红艳,党总支书记张延昌及学院老教授林成策、齐健,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部分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学术沙龙。
刘德增首先介绍了沙龙的相关学术背景。他指出,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,随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,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部署。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乡村振兴,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,山东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。当前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结合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科优势,探索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,具有重要意义。
随后,参加沙龙的部分教师围绕乡村振兴谈了自己的相关研究。王凤梅副教授集中讨论了乡村振兴中的农民动员问题,对于如何动员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;朱振华博士以“乡村成为问题与寻找问题意识的乡村研究”为题,讨论了自己对于乡村振兴研究从何入手的思考;侯方峰博士结合前期研究成果,谈了乡村文化资源整理与提升问题;镡娴娴副教授从英国乡村的现状、保护政策两方面谈了对英国乡村振兴的思考;王翘博士以美国、欧洲两种乡村城镇化过程为切入点,探讨了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振兴乡村的路径。
刘德增针对各位教师的发言进行了评议,对学术沙龙取得的讨论成果予以肯定。他指出,学术沙龙的举办对于学校科研活动的开展、学科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,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聚在一起,围绕一个学术话题展开讨论,畅所欲言、平等交流,开拓思路、相互启迪,有利于打造学术团队和进行科研攻坚。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,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,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抓住机遇,积极投身科研工作,力争做出成绩。
刘德增指出,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前期与章丘部分村、镇进行合作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积累了一些的经验,未来应进一步拓展合作视野,与其他地市展开进一步合作。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教师,应深入农村一线调查研究,围绕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,积极进行学术思考和研究,形成有深度的学术观点,争取科研立项,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。